法学院孟凡壮副教授为通信学院本科生开展宪法讲座

发布者:祝菲尔发布时间:2019-12-06浏览次数:451


124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孟凡壮老师在闵行学生发展中心302报告厅为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本科生作形势与政策报告,报告的主题是“培养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2018级本科生共计100余人聆听报告。




报告开始前,到场的同学们都收到了一份“法在我身边”——普法宣传折页。这些普法资料涵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电子商务法、外商投资法、密码法、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其中,这些普法资料都以各个法律的表决通过时间及实施时间和法律内容的亮点为主要内容,帮助同学们初步了解身边的法律。



121日至7日是我国第二个“宪法宣传周”,124日迎来了我国第六个国家宪法日。孟凡壮老师以此切入主题,首先讲解了宪法的概念,对比了国家古代宪法和近代宪法,并通过宪法的树状图,说明宪法建构了国家机构体系,确认和保障了公民广泛的权力和自由。强调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谈及宪法和生活的关系,孟老师把宪法比作“我们呼吸的空气”,尽管我们平常可能感受不到,但它一直守护着我们。同时,宪法是我们的母法,她就像一位母亲爱护自己的孩子那样,通过各种具体的法律保护我们每一位中国公民。为诠释种种比喻义的深刻内涵,孟老师带同学们一起分析了四起真实案例。在这期间,同学们积极和老师互动,在交流和讨论中加深了同学们对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财产权和受教育权的理解,引导着同学们积极恰当地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力。

当同学们确信宪法在守护着自己的时候,孟老师提出了一个更加基础的问题:谁来守护宪法?孟老师提到,除了了解宪法知识,重视文本意识外,还要培养宪法和法律的意识。第一个是敬畏生命,第二是尊重规则,第三是尊重权利和自由。孟老师通过几个案例提示大家,我们不会因为不懂法而逃避法律的惩罚。其次,我们尤其要重视对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教育。习近平在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就强调,要把宪法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设立国家宪法日,制定宪法宣誓制度等,也是发挥宪法作用、维护宪法权威的有效举措。



    最后,孟老师告诉同学们,要吸取漠视宪法的深刻历史教训,摒弃“宪法无用论”观念,让宪法真正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宪法有没有尊严,也是党和人民共同意志有没有尊严。

通过此次报告,同学们受益匪浅,感受到应当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深入理解法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精神,从而树立起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信仰。

 “中国之治,离不开宪法,全民宪法意识普遍提升后,会更好地走向善治。”因此,宪法意识应该在每一个人心中生根发芽,大家都自觉维护宪法尊严,彰显宪法权威,让宪法成为一种信仰、一种基因。



图文:王舒涵、戴瑞诚、梅月平、王沁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