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陈建刚研究员受聘为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重症超声分会副主任委员。陈建刚研究员近年来深耕医工交叉领域的研究和产业化,与20多家医院30多个科室建立了科研与产业化合作关系,通过聚焦医疗大数据和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算法研发,穿戴式柔性超声监测、多模态生理参数监测、超声治疗等设备研发,广泛布局与各地医院临床科室及业内相关企业的科研合作,在科研与产业化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绩。
陈建刚与临床专家合作共发表学术40多篇,包括SCI期刊论文26篇(中科院2区论文6篇),申报专利10多项,已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5项,申报并获批国家及地方政府项目6项,包括国家基金委原创探索1项,教育部“春晖计划”1项,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吉林省科技厅项目1项,西藏自治区科技厅项目1项。他还担任亚欧新生儿儿童重症超声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整合医学会新生儿重症超声分会副会长等职,并获四川省医学科技奖(三等)。
产业化方面,广泛与临床专家和企业合作,充分发挥大学平台的优势,组建了一直由资深工程师和研究生构成的研发团队,按照资深工程师负责并指导,研究生参与的模式,成功实施并交付了多个产业化项目,获得了行业内的一致好评。截至目前,与甲方(包括医院和企业)共同申报专利7项,承担横向项目30多项,总经费(横向)400多万元。其中,有多个样机或产品开发项目已完成交付并获甲方好评。包括某企业委托开发的“胸腹创伤智能评估手持超声系统”、“低强度超声治疗系统”、“肺部超声胸膜线智能识别与定位技术”、“香薰安眠装置和睡眠腕带原理样机”、“智能手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