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3日,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会在信息楼341成功举办,电子系陈少强、周晓峰、张润曦、孙亚宾和王超伦5位老师向2020级本科生介绍专业概况与微电子行业发展,为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陈少强教授指出通信学院微电子专业是新中国首批设立的微电子专业之一,华东师大是参与微电子学命名的八所学校之一,我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19年入选了国家一流本科专业。陈教授随后向同学们介绍了微电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希望同学树立目标,积极参与科创,提升学习能力。
周晓峰副教授将传感器生动形象地比喻为千里眼,顺风耳和哮天犬,让同学们了解到了传感器的重要性,传感器与执行器实现了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连接,而传感器的广泛应用得益于微电子产业的发展。随后,周晓峰老师列举了微电子行业的就业方向以及利用微电子专业知识进行跨专业研究的实例。
孙亚宾副教授详细介绍了上海地区微电子产业规模,提到目前暂无新技术能替代半导体,没有任何产品可以代替相关的CPU和存储器,我们目前的软件、光刻机、离子注入等关键技术亟待突破。目前我国的微电子产业人才缺口较大,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很高,希望同学们能够努力学习,成为微电子行业的技术专家。
张润曦副教授和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学习集成电路时的三个阶段的感受,第一阶段: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阶段: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第三阶段:故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张老师根据自己对几个专业问题的思考,形象地向同学们解释了这三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张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喜欢的几句话勉励同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并详细解释了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怎样做到这几句话。
王超伦副研究员向同学们介绍了伴随着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的出现,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传感器和智能系统是智能时代实现信息感知和智能决策的核心。本研究室开展的智能手势识系统和基于智能传感器的无人机操控系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学习和实践平台。目前国内的先进传感器及其智能系统集成刚刚迈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为未来微电子行业学生的发展和就业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希望同学们能够抓住时代浪潮,不断超越自己。
同学们通过专业介绍会对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和微电子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加明确了大学奋斗的目标,努力做好职业规划,在专业上精益求精,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