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学子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中斩获一银一铜

发布者:胡思雨发布时间:2024-10-22浏览次数:10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于10月12日至15日在上海举行。华东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学子在本年度赛事中斩获全国银奖1项、全国铜奖1项。同时,这两项项目于2024年7月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上海市赛中均荣获金奖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由教育部等12个部门会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主体赛事分为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产业赛道等。作为全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青年学生创新活动,共有来自国内外153个国家和地区5406所学校的514万个项目、2084万人次报名参赛。


1.jpg

2.jpg

获奖等级:全国银奖、上海市金奖

指导教师:丁宝钢等

作品名称:精彩通途——高精度定制化数据采集板卡领航者

团队成员:蒋天颢、袁禹童、杨希超、丁顺龙等

项目内容:“精彩通途”项目研发的是一款高速高精度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专为可控核聚变装置及航空航天等高端技术领域设计。该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其中硬件包括底板设计、FPGA核心板设计、前端模拟电路、ADC数据采集、FPGA主控和上位机通信等关键组件。软件部分则提供预/后触发、采集时间设置、采集记录号管理、板卡与通道选择、模式转换、原始数据解析和误差校正等功能。系统设计上采用了底板和核心板分离的创新结构,实现了数据采集与处理的高效分离,并通过自主研发的FPGA逻辑设计和上位机软件设计,将数据采集的同步性降低到1ns,传输速率最高可达10.4GS/s。



3.jpg

IMG_0532.JPG

获奖等级:全国铜奖、上海市金奖

指导教师:吕岳等

作品名称:光刻工艺制造智能决策系统

团队成员:赵舶彤、陆虎、娄鹏杰、余芳、张皓、沈季玮、胡静怡、丁哲琪、章子欣等

项目内容:智“芯”未来团队致力于人工智能在光刻工艺制造领域的应用研发,建立了国内首个包含各工艺节点的百万数量级别的集成电路图像数据库,并研发光刻工艺制造智能决策系统,赋能四大核心工艺节点。依托于上海市多维度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通过多方合作不断改进提高产品与技术,在光刻工艺窗口智能化决策与监测、光刻缺陷检测、光刻图像生成、晶片光谱分析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在学校创新创业学院的大力支持下,2023年下半年以来,学院党政班子高度重视和推动本年度赛事,在全院范围加大宣传,广泛动员,组织百余个项目报名参加校级赛事,同时深入挖掘、重点培育、持续打磨参赛项目,先后举办了10余轮次150余天的各类项目训练营,全方位提升项目综合竞争力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比赛积极提供场地和条件保障,助推学院创新创业工作再上新水平。


近一年的参赛筹备过程中,在吕岳教授、丁宝钢副研究员等导师的精心指导带领下,两个团队精诚团结、迎难而上,经过校赛、市赛、国赛层层选拔和专项培训、封闭式训练的反复锤炼,不断优化项目方案,深挖和凝练项目内涵,切实践行了科技报国、服务社会的使命和担当,更彰显了学院创新人才培养的硬实力。学院将不断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探索创新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完善双创育人体系,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服务国家和地区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