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苏河芯湾·芯聚未来”华东分赛区决赛在我校成功举行

发布者:胡思雨发布时间:2025-07-29浏览次数:10


7月29日上午,第九届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业大赛“苏河芯湾·芯聚未来”华东分赛区(以下简称“大赛”)颁奖典礼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举行。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华东分赛区由华东师范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及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承办,普陀区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上海电子学会,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上海集成电路行业人力资源联盟,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生院协办,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普陀支行支持,上海思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运营。本次华东分赛区决赛共有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各高校600余支队伍、1700余位参赛选手同台竞技。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教育培训处处长林恩雪,上海市普陀区副区长周如意,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施国跃、研究生院院长吕岳、信息学部主任张桂戌、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夏冰、院长熊红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寿面,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机构业务部总经理余华等领导嘉宾,以及各高校参赛师生和集成电路行业的企业界人士参加了此次大会。

林恩雪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各高校以赛育才,发挥大赛带动作用,加大学校和产业界资源融合力度,着力加强培养、选拔创新人才;以赛促用,加强教育端与产业端的桥梁,把高校教育与破解产业难题有机结合,持续塑造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生态体系;以赛为媒,共同搭建经验互鉴、资源共享的合作交流平台,让连接与合作成为无穷的动力源泉。

周如意副区长表示,集成电路是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普陀作为中心城区,在区域位置、政策支持、创新平台、产业链协作等方面优势显著,通过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ICRD)三方共建集成电路产业学院,打造联动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城市的“苏河芯湾”品牌,构建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链。将以本届大赛为契机,深化与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合作,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吸引更多青年才俊来普陀创业就业。

施国跃副校长强调,大赛的成功举办凝聚了多方力量,成就了一场“芯”光闪耀的青春盛会。同时,他介绍了华东师大在集成电路领域的深厚积淀与战略布局,特别是获批“上海市重点现代产业学院”的集成电路产业学院,以及与普陀区政府、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共建学院、打造“苏河芯湾”产教研创新联合体的举措,彰显了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未来,他期待华东师大与各兄弟院校、产业界、科研院所深化合作,共同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为系统性破除产业界、教育界与科研机构在深度协作过程中长期面临的结构性障碍与机制瓶颈,切实打通创新资源融通共享的关键路径,从而构建起高效联动的产教研融合发展生态,“苏河芯湾·产教研创新联合体”在本次活动上正式启航。

经过激烈角逐,由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组成的华东师范大学代表队在本次大赛中表现突出,荣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同时,来自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等院系的70余名志愿者承担了赛事现场答辩、后勤保障等服务工作。

此外,为充分发挥集创赛作为集成电路领域的“人才孵化器”的定位与作用,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上海市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本次颁奖典礼现场还特别安排了“高校人才对接暨企业专场招聘会”,30余家企业设立展台,现场提供集成电路设计、测试等岗位超过150个,涵盖本硕博等多层级人才需求。招聘会采取“简历投递+现场面谈”双选机制,部分企业当场发放复试通知,有效促使在校生与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